图录号/艺术家:

春秋晚期·青铜交龙纹三牺鼎

图录号:279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春秋晚期·青铜交龙纹三牺鼎
图录号:
2799
年代: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17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西泠印社 2014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首届青铜礼器专场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13日-16日
备注:
声 明:
说明: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用途。《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因此,商周时期的青铜鼎,多数充当礼器而非直接的烹煮器。商代西周以及东周前段,青铜鼎的形制基本处于继承沿袭,稍有变化。在春秋中期以来,诸侯大国有了充分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上层建筑和经济政策的改变逐渐体现。与礼制相关的青铜器也开始出现剧烈变化,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造型特征。
此件青铜鼎腹部呈扁圆形,盖与器子母口盖合。两侧设附耳,两耳浑厚,微微向两侧伸展。耳上装饰龙纹及绹纹,满工而作。下置蹄足,足上方浮雕兽面纹,威武狰狞。盖顶正中为火纹,盖面、器腹均饰交龙纹,龙角竖起,尾部向两侧展开,身躯盘曲。交龙纹是龙体部交缠的形象,下者升上,上者下覆,两体交缠。较为粗壮的,旧称蟠螭纹。盖面交龙纹安排为疏密不等的放射形,以火纹为中心环环分布。盖上有圆雕三牺牛,四腿俯卧,极为生动。腹部交龙纹比较整齐,中部以绹纹为界分隔。交龙以两龙合为“∽”形,躯干粗大,内填以各种精细的雷纹和几何纹,精密华丽。在山西侯马晋国新田遗址中,曾有这类纹饰的陶范出土,可说明此鼎具有三晋地区的风格,同类较小的鼎在山西长治战国墓地中亦有发现,通过模拟可知这类交龙纹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因此,此件当为春秋晚期三晋地区之物。此件拍品配原装旧锦盒。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