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吕留良、吴之振 罕见信札诗文册

图录号:17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吕留良、吴之振 罕见信札诗文册
图录号:
17
年代:
艺术家:
吕留良、吴之振
材质:
纸本 册页(共三十一页)
作品分类:
尺寸:
26×11cm×2 25×14cm×25 28×16.5cm×4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0
USD:0 GBP:0 EUR:0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23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23-08-05 ~ 2023-08-07
备注:
声 明:
识文:1.受吾兄之惠,真难更仆数矣。岁暮节逼,风雪中复念及寒子,赠以厚物,兄固以古人自处矣,如弟惭何也。受者不辞,施者不厌,时以语家人,亦无不且感且怪耳。对使拜登,以成知我之谊。老伯母前幸为致谢,容即面顿也。邑尊节礼,必得同往为妙,其为期惟兄订之可耳。鼓峰因前局须往料理,如期竣事,前夜三鼓南行矣。托弟道谢,因冗冗未得走闻也。率复不尽。孟举道兄信友,弟留良顿首。 2.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偶录坡公跋语二则,乙酉 孟举 黄叶老人 孟举 孟举 孟举 家在江南黄叶邨 孟举 绍德堂章(朱) 出版:1.《吕留良诗笺释》上册,彩色图版,中华书局,2015年。 2.《吕留良与崇德人文·论文集》,彩色图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 著录:3.《吕留良与崇德人文·论文集》P314,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年。 4.《吴之振传》P158,华文出版社,2020年。 说明:吴寿康旧藏。 本拍品包含吕留良致好友吴之振罕见信札一通二页,及吴之振书法诗文稿六篇二十九页。 吕留良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其相关书籍墨迹都被销毁,因而本通吕留良全款书札可谓存世仅见。吕留良为浙派诗学的开山祖师,他与吴之振、黄宗羲共同编选《宋诗钞》,开浙派诗学崇尚宋诗之风,影响清代诗坛近百年。 可以说,本册是吕留良、吴之振两位诗学巨匠,自年少时相互扶持、二人志趣相投共创诗坛伟业的最好见证;同时,浙派诗学斐然功绩之开端也在本册中得以体现。 据考,册中吕留良致吴之振信札创作于康熙二年(1663),值得注意的是,《宋诗钞》的编选也正始于这一年。本年春夏之际,黄宗羲应吕留良之邀来吕家教书,馆于吕氏梅花阁,时吴之振、吴尓尧叔侄、黄宗羲、黄宗炎兄弟共读吕家水生草堂,诸人时相欢聚,倡和甚乐。同年,几人在吕留良家中开始了《宋诗钞》的编选刻刊。 信札中提及的“鼓峰”为甬东名医高旦中。顺治十七年(1660)六月,高旦中经黄宗炎介绍来语溪探访病中的吕留良,并为之医治,二人由是结交。康熙二年至十八年,黄宗羲于慈溪、绍兴、宁波、海宁等地设馆讲学,文中言及“鼓峰因前局须往料理,如期竣事,前夜三鼓南行矣。”推测“前局”之事极有可能是为黄宗羲浙东讲学做准备工作。筚路蓝缕,由是开创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学派”之先声,其“经世致用”的思想,经梁启超等后世学术大师之推崇,成为近代影响最为广泛的学术流派。 册中其余书札部分,从唐至宋,乃吴之振抄录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跋语或诗文,为吴之振诗学由唐入宋之完整反映。事实上,吴之振的诗学有一转变之过程。他初学钟惺“隐秀轩体”,自与吕留良相识后,二人互相砻错,初摹盛唐,后变而为宋人苏黄之诗,始得所宗。这一转变过程,皆完整的体现在我们这一本册页中,何其珍贵!此外,吴之振以黄庭坚书法写黄诗,极富趣味,亦可从中窥见吴之振书风。 吕氏墨迹存世极罕见,如今只见片言楮语珍藏于博物馆等公立机构。吕留良生活的时代正值十七世界帝国嬗变之时,他以一介书生成为桀骜不驯的斗士,站在与清庭对抗的立场,掀起“华夷之辨”,倾家产支援义军,甚至直接参加战斗。吕留良逝后的四十多年,其弟子及曾静等人崇奉留良其说、为其广播,后曾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叛,被 告发下狱,牵连吕的两个学生。吕留良及其长子葆中被开棺戮尸,幼子毅中被斩,全家充军至甯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雍正在《大义觉迷录》大骂吕留良:“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 在吕留良存世札中写予挚友吴之振的信札则更具传奇色彩。著名的《种菜诗唱和册》与本拍品同为吴之振上款,册中一开吕留良墨迹为《和吴之振种菜诗》,后因历史问题被裁去款识。由此可见本拍品为市场仅存吕留良完整落款墨迹。 作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及反清复明之先驱,吕留良在那个风云动荡的交迭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治学之鸿博、遗民之风骨对士人学子影响极大。而吴之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二人亦师亦友,情深意合,本拍品就是二人深厚情谊之见证。 可以说吕留良和黄宗羲是吴之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尤其吕留良,他的思想、主张、见地、诗作都对吴之振有著深远的影响。吴之振少年时得遇满腹诗学、颇有志节的吕留良,青年时代又结交到大思想家黄宗羲,相聚水生草堂,诗酒唱和,共选《宋诗钞》。吕留良《复董雨舟书》云:“思其母夫人(吴之振母)识弟于流辈中,而命其子与友。及弥留时,呜咽流涕而嘱弟曰:‘吾止此一子,幼失父无教,其言行未尝一当。今吾无可托者,以属之子,其善教之。'弟收泪而应之曰:‘敬诺。'此时孟举匍伏床下,恸不能起。”吴母临终托孤,为吕、吴二人的交谊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自此以后,吴之振诸事随兄,数十年情谊离合不断。与吕留良订交,对吴之振的人生影响尤大,不仅拓宽了吴之振的眼界和学识,也促成了其与遗民群体的联系。反之,由于吴之振出生于石门县望族,是远近闻名的乡绅大户,他在生活上给予吕留良帮助。送钱谷,送山茧绸,送葛布,送茶叶,送砚台,送炭,送西香,无微不至。正如是札中所言:“受兄之惠,真更仆难数矣。岁暮节逼,风雪中复念及寒子,赠以厚物……受者不辞,施者不厌”,由此可见二人情深之凿凿,于此札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1.吕留良(1629~1683),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发为僧。死后,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或戮尸,或斩首,或流徙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吕留良著述多毁,现存《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诗存》。 2.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今属嘉兴)洲泉镇人。康熙时举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科中书,亦不赴任。性坦率豪爽,淡泊于名利。家有名园曰黄叶村庄,因自号黄叶村农。是时重宋诗,之振家富裕,购藏宋人集部秘本甚多。康熙二年(1663),与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收录宋诗成集者八十四家,凡九十四卷。 鉴藏者简介:吴康寿[清],字友麓,浙江石门(今属嘉兴)人。光绪四年(1878年)任松江府青浦县知县,光绪五年(1879)权知太仓州宝山县事,诰授朝议大夫,运同衔江苏补用同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