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陈少梅 山水
图录号:650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陈少梅 山水
- 图录号:
- 650
- 年代:
- 艺术家:
- 陈少梅
- 材质:
- 设色纸本
- 作品分类:
- 尺寸:
- 88×56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福建东南
- 拍卖会名称:
- 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翰墨集珍—中国书画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7年05月21日
- 备注:
- 声 明:
- 出版:《近代中国书画展览图录》第102号展品,香港翰墨轩,1984年向迪琮摹题识:秋风送子还山去,却画空岩云满林。此意何人能解得,订交不改岁寒心。庚寅九月作图并录近作。张风。
钤印:张风之印(白)
边跋:张大风秋林送别图临本。往余于壬午癸未间避倭乱,徙居沽上时,湖南陈云彰(少梅)方鬻画沽市,暇复集生徒课以六法,一时从游者众。余居与陈密迩,得暇辄出游古肆,或买醉市楼,几不知世外有刁斗惊也。余性好考古,少梅尤有同嗜。一日得大风此轴,因出示少梅,极为叹佩。且谓大风是幅深得子畏笔意,与己习极近。属蹔假一临。余力怂恿之。携去未久,即以临稿见示。俨然大风真面。沽上同好,共相赞赏。余尤服其天才超逸,秀润有神。顾余自遭乱以来,生齿日紧,复有婚嫁之累,以此箧中藏物,斥售殆尽。每值岁阑,辄苦竭蹷。有友见余所藏大风此画,坚请割让。余宝之有年,虽迫贫窘,意良不忍。少梅闻及,因谓余曰:方今世乱纷纷,身家难保。区区庋藏,殆同云烟过眼,为君计,不如割爱,年岁以济眉急。当以旧临之稿奉诒。余感其高谊,因橅大风题语于上。门人李生方习刻印,又为制印钤记。陈笔神似,几可乱真。惜题与印,未免蛇足也。倭乱初平,余复携家返蜀。一九五年备员海上,重访少梅,则己归道山久矣。岁暮检阅旧箧,得君遗墨,尤不胜山阳闻之恸也。比闻君续娶冯氏,亦工六法时,方供职北京荣宝斋。所遗子女颇多,皆有所树立,殊足慰泉下矣。爰识崖略如此。一九六四年二月,蜀人向迪琮海上玄晏室呵冻写记,时年七十又五。
钤印:向迪琮仲坚父(白)、柳溪写记(白)、蜀客(朱)、玄晏室(朱)、甲辰(朱)
鉴藏印:向中坚考订书画钤记(朱)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字少梅,以字行,号季升、升湖,湖南衡山人。陈嘉言子。金城入室弟子。擅山水、人物、梅竹、花卉无不工妙。曾为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向迪琮(18891969),字仲坚,双流城关镇人,同盟会员,大学教授。向迪琮知识渊博,除自然科学外,文史和医学,均有所涉猎。早年有诗名,对词学有一定造诣,是近代中国词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喜收藏书画金石,尤喜藏古今名墨。著有《柳溪长短名》、《柳溪词话》等;辑录的有《历代名贤画粹》《玄墨室画集》《中医文献》等。
此意何人能解得,订交不改岁寒心
——浅谈陈少梅《临张大风秋风送别图》
文人自古就有以书画作品互赠友人的习惯,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往往成为艺术家之间交往与情谊的重要见证,因而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陈少梅《临张大风秋风送别图》,就是这样的一幅作品。这件作品为陈少梅临摹张风的山水,裱边有向迪琮题,共五百余字,将这件作品的来龙去脉讲述得尤为清晰。
向迪琮字仲坚,同盟会员,大学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全才,不仅在工程学方面造诣颇深,同时也擅长诗词,是近代中国词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向迪琮早年与陈少梅相识,两人称得上是一对挚友。从这件作品的裱边所题来看,向迪琮提到了此画创作的始末,壬午癸未年间(即1942~1943年),向迪琮为了躲避日寇侵略的战乱,前往天津(即裱题中所称“沽上”)避难,恰好当时陈少梅也在天津以鬻画为生,闲暇时还教授学生国画创作,“一时从游者众”。向迪琮与陈少梅住得近,于是有空的时候,两个人便相邀一起出游古肆,有的时候还饮酒为乐,以此忘怀战乱之苦。当时的向迪琮有收藏与考古的爱好,陈少梅对于古代书画同样很感兴趣,二人可谓志趣相投。某日,向迪琮得到了一件张风所作的《秋风送别图》,与陈少梅一起观赏。
张风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字大风,号升州道士,又号上元老人,“论者谓不特山水绝妙,人物,花草以恬静闲适,神韵悠然,而无一毫妩媚习气。”陈少梅看到张风的这件《秋风送别图》,赞叹不已,又说这幅画作有唐寅的风致,与自己的画习很是接近,陈少梅便向向迪琮提出想要借这件张风的《秋风送别图》去临摹。向迪琮欣然答应了。没过多久,陈少梅就临摹出了《秋风送别图》,也就是本次拍卖中上拍的这件作品。
作为津门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陈少梅的画风立足传统,以“北宗山水”为底,因此他的线条往往清劲挺拔、爽利峭拔,同时,陈少梅又巧妙地融入南方山水的清雅与含蓄的气质,点染清逸秀雅,二者结合,就形成了秀丽工致、峭拔清劲的画风。在画《秋风送别图》这一类题材的作品时,陈少梅游刃有余。在这件作品中,山石与树木的线条就很能展示陈少梅净劲之风。此临摹之作,相较于陈少梅的原创画作,更加清逸秀雅、渺远空灵,甚至有一些吴门山水的味道,也难怪陈少梅自己说“大风是幅深得子畏(唐寅)笔意”了。这件作品完成之后,陈少梅和向迪琮将它与天津的同道好友们共同品鉴,也赢得了其他人的赞赏。由于遭遇战乱,向迪琮的生活日渐艰辛,把自己平生所藏一一变卖殆尽,有好友见到了他所收藏的这幅张大风的《秋风送别图》,很是喜欢,“坚请割让”,向迪琮虽然生活困窘,但面对如此精雅的画作,实在不忍心出让。陈少梅听闻消息之后,对向迪琮说道:“方今世乱纷纷,身家难保。区区庋藏,殆同云烟过眼,为君计,不如割爱,年岁以济眉急。当以旧临之稿奉诒。”建议向迪琮出售张大风的原作以解燃眉之急,还将自己的这幅临摹作品送给了向迪琮。向迪琮大为感动,在这件临作上摹写了张大风的题语。
之后,抗战胜利,向迪琮便返回了四川。直到解放后多年,向迪琮重返上海之后,再次寻找当年的故交陈少梅,却得到了他已经去世的消息。向迪琮不胜伤感,检点收藏时又发现了这幅陈少梅的旧作,更是悲恸不已,便在一九六四年于自己的书房玄晏室内,在这件《临张大风秋风送别图》记录了二人的交往。可以说,《临张大风秋风送别图》见证了二人友情的同时,也见证了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这一点上看,《临张大风秋风送别图》所具有的不仅仅是艺术价值,更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与史料价值。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 补天遗珍—寿山石雕珍品夜场(30)
- 古质今妍—当代漆艺专场(24)
- 石韵清玩—寿山石雕精品专场(166)
- 乘物游心—文房清供专场(27)
- 翰墨集珍—中国书画专场(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