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王世襄 早年未刊《亦云巢赋》文稿

图录号:225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王世襄 早年未刊《亦云巢赋》文稿
图录号:
225
年代:
暂无
艺术家: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32×29cm×3;20×9cm;13.5×9cm;9×5.5cm;8.5×6c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16年12月16日-18日
备注:
声 明:
文稿三页、信笺二通二页、明信片一张、名片一张、照片一帧
说明:此为民国时王世襄为姑丈郭则澐新居所作《亦云巢赋》一篇,写于王世襄“鬯盦钞存”专用稿纸上,颂扬郭则澐归隐香山后“独哲人之养正,秉夙志而靡亏,徜徉乎宇宙,放旷乎遭随”的闲适旷达。该赋文辞典雅,书法秀丽,未曾见诸于世。
郭则澐、王世襄的姑侄关系少为人知。郭则澐,字蛰云,即《亦云巢赋》中所称“姑丈蛰云夫子”,与王家同为福建闽侯人,20岁时娶王世襄姑母。1928年郭则澐离闽北上,于香山置地,“辟圃于香山之麓,芳畦十亩,林岫四围,当翠开轩,望如列扆”。此后,郭则澐将自己1935~1936年的诗集即刊为《亦云巢诗》。
另有王世襄父亲王述勤的名片一张,便笺一页,提到“延安归来一册阅毕奉上”;王世襄、袁荃猷夫妇的古琴老师汪孟舒致王述勤明信片一张,询问何时与王述勤、王世襄、袁荃猷会晤;郭则澐的父亲郭曾炘信笺一页,信中所提“竹庭先生”即南浔金桐,是王世襄的外祖父,而“巩伯兄其《江南春卷》”则指王世襄舅父金城。这些文件有助于厘清王世襄的交谊圈,另附有民国时青年男女合照一帧,疑为王世襄与袁荃猷。
作者简介:1.王世襄(1914~2009),字畅安,北京人。1938年燕京大学毕业,1943年写成《中国画研究》,1946年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錧科长。长期从事文物鉴定及收藏工作至今,舅父金城,母亲金章。
2.王述勤[现代],字继曾,福建闽侯人。民国时曾任外交部政务司长,翻译莫泊桑小说《嫁侯恨》等。王世襄之父。
3.郭曾炘(1855~1928),原名曾炬,字春榆,号匏庵,晚号福庐山人。光绪六年进士,历任太常少卿、光禄寺卿、礼部右侍郎等职,《清史稿》总纂。与严复交好,著有《匏庵诗存》、《楼居茶记》、《读杜札记》等。郭柏荫之孙,郭则澐之父。
4.汪孟舒[现代],字希董,古琴学家,古琴收藏家,曾教王世襄、袁荃猷学琴,与张伯驹、管平湖等发起北京古琴研究会。
上款简介:郭则澐(1882~1947),字啸簏、啸麓,号蛰园、蛰云,福建闽侯人。郭曾炘子。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授编修。浙江温处道,政事堂参事。民国间,历任国务院秘书长,侨务局总裁。富藏古砚,工书法,长于行楷,间作画,著述丰。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