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傅雷 茅盾 致楼适夷信札

图录号:2152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傅雷 茅盾 致楼适夷信札
图录号:
2152
年代:
约1954年至1981年间作
艺术家:
傅雷
材质:
信笺四通六页(带信封一枚)、文稿三十一页
作品分类:
尺寸: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西泠拍卖
拍卖会名称:
2015春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中外名人手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15年07月04日-06日
备注:
声 明:
本目标计有:附傅雷对于巴尔扎克各书的装帧意见摘录一页、赵清阁致楼适夷信札一通二页。说明: 此为傅雷、茅盾、赵清阁等致楼适夷信札一批,内容多关于书籍出版问题。楼适夷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负责《新文学史料》杂志的编辑和组稿。此通傅雷致楼适夷信札约作于1954年,署款为傅雷之号“怒安”的“安”。当时,傅雷应楼适夷要求,将原来在巴金主办的平明出版社的巴尔扎克系列作品转到人文社出版。由此信可知,这一转向除了出于二人友谊外,平民出版社的低效率以及翻译错误等亦是重要原因。不过,将著作交付在北京的楼适夷出版,也有其弊端。因为在20世纪上半叶,上海是更先进的出版中心,各种新的技术、机器、理念往往先由上海传入,再普及到其他地方,无怪乎傅雷在信中转述郑逸良的话:“上海印刷条件仍优于北京”。另一方面,傅雷在信中谈论最多的是字体及书籍装帧问题。对于当时的仿宋字体,傅雷认为市面上同行的“华丰体”非常难看,最好的是“求古斋”铸造的,其次为商务印书馆的。后者因“张菊老毕竟是个书版专家,对宋元版字体熟悉,所以笔致还古朴”。傅雷也详细地列出了巴尔扎克集的装帧要求,认为“东北纸外带印桃林纸,效果也可以很好”、“府绸比士林布好,滑爽不易吃灰”等。这无疑体现了傅雷对著作及书籍装帧的负责和考究。此外,自负、狷介的傅雷还在信中指责了他人的翻译错误,并认为翻译家、《红与黑》的译者“能力虽差,志气倒满大”。茅盾和赵清阁二信,因锡金在当年《新文学史料》上发表《“左联”解散以后党对国统区文艺工作领导的亲历侧记》而发。锡金在回忆战时文艺状况时,写道“《弹花》,赵清阁编,她是一个带些神秘性的人物,政治倾向上是属于国民党的”。赵清阁读到文章后,认为将其定性为政治上倾向国民党是“粗暴攻击中伤,造成名誉、政治上的影响十分恶劣”。于是,她分别致信旧识茅盾和楼适夷,要求《史料》作出更正。想来是楼适夷在第一次看到赵清阁信件时不够重视,赵清阁又致信茅盾,由茅盾向楼适夷提出要求更正。茅盾并在信中提到姜德明将赵清阁诗词放在纪念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战地》特刊上,此事在赵家璧致赵清阁信中亦有提及,并被收入赵清阁所编《沧海往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中。另有朱微明信札、文稿,为纪念朱微明丈夫彭柏山《战争与人民》一书出版而作,后发表于《新文学史料》,有删节。作者简介:1. 傅雷(1908~1966),字怒庵,亦作怒安、傅汝霖,笔名小青、迅雨,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著名翻译家,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刘海栗、倪贻德等合编《艺术旬刊》,后任南京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审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遭迫害致死。有《傅雷家书》、《傅雷译文集》等。2. 茅盾(1896~1981),本姓沈,幼名燕昌,名鸿,学名德鸿,亦作雁宾、雁冰。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和第四、第五届副主席。3. 赵清阁(1914~1999),笔名清谷、铁公、人一,河南信阳人,作家、编辑、画家。与齐白石、傅抱石、老舍等相友善。曾入学上海美专,为《明星日报》、《女子月刊》、《神州卫报》等撰稿或做编辑,执教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担任上海文联委员。著有《女儿春》、《自由天地》等。4. 朱微明(1915~1996),原名朱秀全、朱明,江苏无锡人,文学翻译家、编辑。曾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进步组织,抗战中加入皖南新四军,任《联合报》主编。抗战胜利后任《苏浙日报》、《新华日报》、《新民主日报》编辑。建国后为《火线报》社长、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俄文影片翻译。译著有《达佛里雅》等。彭柏山夫人。上款简介:楼适夷(1905~2001),原名锡春,浙江余姚人。曾任新华日报社副刊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华日报》编委,《时代日报》编辑。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顾问,《译文》编委。著有《挣扎》、《病与梦》等。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