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林风眠 双美图(白蛇传)
图录号:653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林风眠 双美图(白蛇传)
- 图录号:
- 653
- 年代:
- 艺术家:
- 林风眠
- 材质:
- 作品分类:
- 尺寸:
- 68×68.5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广州华艺国际
- 拍卖会名称:
- 广州嘉德2006夏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中国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3403.29(万元) 成交率:69%
- 拍卖时间:
- 2006年5月27日
- 备注:
- 声 明:
- 展览:(一)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林风眠作品展》,一九八九年。
(二)日本,东京西武画展,一九九○年。
来源:林风眠义女冯叶提供。
注:画上无署年,林风眠先生亲自挑选本幅参加台北首次个展时,自订创作于一九八五年。 他的作品多不装裱只是用纸托底,早期由先生亲手处理,后则由义女冯叶托裱。本幅保存当年模样,托底纸尚有先生铅笔记录编号及尺寸。本幅作品一直由林风眠先生收藏,是其喜爱得意之作。
同期台北参展作品”仕女图“,北京嘉德2005年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图录10页,以297万成交。
林风眠(1900-1991)广东省梅县人,1918年参加政府赞助赴法勤工俭学。先在弟戎美术学院进修西洋画,後转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林风眠在学校里所受的教育是学院派的。但在校外深受当时流行的现代流派影响,如後印象主义、野兽主义及原始主义,其中又以马蒂斯、莫迪格里安尼以甚。他们的影响体现於林风眠中西结合的画风之中。其作品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林风眠於1925年返国,被聘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後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建国立杭州艺专并任校长。林风眠经常撰文宣传中西艺术结合的创作经验和理论。林风眠1977年移居香港,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艺术创作直至晚年。林风眠先生曾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赴港前将其在上海时创作的一百零五幅作品存放於上海中国画院,不久又将这批存画全部捐献国家。他以独立特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深入体悟西方美术的新奇表现与审美精髓,西为中用,万法归一,以其开拓革新的精神,开创了迥异於古人他人、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汇中西、凸现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无论世人的审美有何差异,而林风眠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不可或缺的美术大师,则是不争的事实。他是享有国际声望的中国画家之一,我国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林风眠是在融合中西基础上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林风眠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不同。他对待外来艺术的熊度并不是“西体中用”,可以说是“西器中用”。虽然有人认为他是以西方艺术的视角切入本土绘画,在欧洲绘画观念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绘画资源,但不能不承认,林风眠的绘画确实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强烈的现实情怀的中国现代艺术。艺术不是手艺,它是由技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而在这方面。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何怀硕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三个要素,那么“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当然,中国现代绘画实际上在不同艺术观念之下表现出多种形式,林风眠所开拓的不是唯一的道路,但确实是可以让艺术家走下去的一条路。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林风眠坚守他自己的人文理想。林风眠之路不仅是艺术探索之路,也是精神价值追求之路。他虽然没有如鲁迅所说的“舍生求法”,也没有像一些思想家那样对现实生活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理性批判,但他在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的时候保持了勇敢、高尚的沉默。而这是同时代不有文学家、哲学家没能做到的。因此,在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可以问心无愧地让後人将他的的骨灰用作“养花的肥料”。
—水天中(美术评论家)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崔开玺 2003年作 雪景
-
涂克 1972年作 小风景
-
周碧初 1961年作 珠江晨曦
-
邵晶坤 1993年作 深秋
-
汤小铭 2001年作 秋林
-
冷军 2004年作 抱枕图
-
锺涵 1987年作 女人体
-
黄腾辉 2005年作 书房里的玫瑰
-
戴士和 1993年作 窗前
-
王胜利 1997年作 麦收时节
-
聂鸥 2005年作 清晨风爽
-
艾中信 1980年作 天之涯
-
徐悲鸿 1950年作 河北农民
-
徐悲鸿 1933年作 书信
-
郭伟 两个男人
-
黄养辉 1963年作 永利宁厂(共3幅)
-
黄养辉 1942年作 黔桂铁路牛栏关隧道工程(共2幅)
-
董福章 2001年作 卖白薯的老人
-
罗尔纯 少女
-
卢叶子 孙忠翔 1965年作 援越抗美(共2幅)
-
卢叶子 马志中 1977年作 向华主席汇报
-
王卫东 1992年作 山村轶事
-
张志坚 1996年作 流逝的记忆
-
姜国芳 2005年作 仕女
-
杨飞云 1995年作 女人体
-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荷
-
杨培江 2005年作 梦莲传说——立夏
-
李前 1994年作 练舞者
-
魏楚予 1992年作 毛泽东在陕北
-
陈衍宁 2004年作 红晴蜓